新闻动态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5-02-15 07:24:43 浏览: 次
为加快建设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需要,2024年我校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期待与您携手共进!
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完备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高水平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镇江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地处中国第一大经济圈—长三角都市圈,是国家知名的生态文明城市和生态宜居创新型城市,拥有发达的铁路、公路和水路交通,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发展潜力。
学校现有镇江长山、梦溪校区和张家港校区以及上海办事处,占地3979亩;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700余人;在校普通本科生23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700余人,本、硕、博学历留学生700余人;另设有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在校学生6300余人;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4个,本科专业74个;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学校综合实力在第三方评价机构USNews2023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130位。
学校拥有完备的教学、科研设备和研究平台,有国家级、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11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23个,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2个,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1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含建设基地1个)。
1.应聘条件
(1)顶尖领军人才(A类):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望,对某一领域的发展作过重大贡献的著名专家。
(2)杰出领军人才(B类):在海内外享受较高的声望,对某一领域的发展作过较大贡献的知名专家。
(3)青年领军人才(C类):有较好的海内外教育经历,在某一领域有较深的造诣,显著的科研成果,承担过国家级重要项目、或获得过省部级及以上重要奖项、或发表过有重大影响力学术论文的青年学者,或与此类人才水平相当的青年学者。
(4)后备领军人才(D类):有较好的海内外教育经历,在某一领域有一定的学术成就,承担过省部级重要项目、或获得过省部级及以上重要奖项、或在知名期刊上发表过有较大影响力学术论文的青年学者,或与此类人才水平相当的青年学者。
2.具备领军人才各层次相当水平的人员均可应聘,其中A类领军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B类领军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C类领军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D类领军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1.海外应聘人员
(1)博士毕业于海外知名高校(含知名研究机构)或国内博士毕业后有连续4年及以上海外教学(科研)工作经历,并在海外担任助理教授或相当层次职位2年及以上,引进时仍在海外或回国未满1年。
(2)近五年内发表领域内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于4篇,或在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并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3)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特别优秀人员年龄可适当放宽。
2.国内应聘人员
(1)国内应聘人员原工作单位一般应是知名高校(含知名研究机构)的教授博导或相当层次人员。
(2)近五年内主要业绩成果(论文、项目或获奖)达到我校教授职称的评审条件。
(3)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具有博士学位。
1.应聘人员
(1)海外应聘人员
海外知名高校博士毕业或在国内知名高校(含知名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2年及以上的海外知名高校(含知名研究机构)博士后工作经历;博士所学专业与本科、硕士专业相同或相近;引进时仍在海外或回国未满1年。
(2)国内应聘人员
博士一般毕业于国内知名高校(含知名研究机构),所学专业与本科、硕士阶段专业相同或相近。
2.博士(博士后)年龄一般不超过33周岁,特别优秀人员年龄可适当放宽。
3.博士(后)期间,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一作本人二作)发表本学科高质量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
1.应聘条件
应届博士生,或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的人员,年龄在35周岁以下。
签订就业与服务协议,服务期八年,前两年需进入学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学科(方向)/专业
学校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畜牧学)所涉及的学科专业及方向领域。招收重点领域如下:
(1)江苏省优势产业链(卓越产业链)涉及的产业领域
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网络与通信、高端软件、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
②先进碳材料、纳米新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等新材料产业领域。
③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产业领域。
④化学药、生物技术药、高端医疗器械等生物医药产业领域。
⑤新一代太阳能、风能、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新能源产业领域。
⑥其他传统优势产业、现代农业技术产业领域。
(2)国家和省创新发展急需的领域
①前瞻性基础研究领域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
②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
3.待遇
(1)在站期间执行协议年薪(25万元/年,按月发放,发放2年),入选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后,年薪增加5万元并按月发放。
(2)享受进站当年学校引进人才购房补贴及科研启动费。
(3)享受生活补贴:博士毕业于全球排名前100名高校,享受生活补贴10万元/年;博士毕业于全球排名101-200名高校,享受生活补贴5万元/年;出站考核结果优秀人员,追加发放生活补贴5万元。
(4)入选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江苏省提供两年30万元生活补助(该补助不冲抵学校发放的年薪和生活补贴)。
(5)博士后出站后,按当年博士后师资引进并补差购房补贴及科研启动费,另享受三年首聘期业绩津贴,同时办理进编手续。
1.应聘条件
应届博士生,或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的人员,年龄在35周岁以下。
2.学科(方向)/专业
参照深蓝(卓博)人才博士后招聘学科(方向)/专业。
3.待遇
(1)在站期间执行协议年薪(25万元/年,按月发放,发放2年),入选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后,年薪增加5万元并按月发放。
(2)入选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江苏省提供两年30万元生活补助(该补助不冲抵学校发放的年薪和生活补贴)。
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水利工程、机械工程、工业设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暖通空调与人工环境、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系统科学、海洋技术与工程(交叉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畜牧学、生物学、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数学、物理学、外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方向、公共管理、哲学、体育学等。
具体招聘学科(方向)/专业及学院联系方式见附件。
学校为加盟我校的各类人才提供优厚的引进待遇,具体标准如下:
(1)购房补贴
岗位类型 | 购房补贴(万元) | 备注 | |
---|---|---|---|
领军人才 | A类 | 面议 | 被认定为“领军人才”的高层次人才可执行协议年薪 |
B类 | |||
C类 | |||
D类 | |||
学科(学术)带头人 | 海外 | 80-90 | |
国内 | 60-70 |
补充说明:首聘期内(进校前三年,下同)获批更高等级人才项目的领军人才和获批省部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并达到领军人才级别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可兑现购房补贴差额。
(2)科研启动经费
岗位类型 | 科研启动费(万元) | |||
---|---|---|---|---|
理工农类 | 经管类 | 人文社科类 | ||
领军人才 | A类 | 面议 | ||
B类 | ||||
C类 | ||||
D类 | ||||
学科(学术)带头人 | 海外 | 30-40 | 20-30 | 15-20 |
国内 | 25-30 | 20-25 | 15-20 |
(1)购房补贴
岗位类型 | 购房补贴(万元) | |||
---|---|---|---|---|
总计 | 基础标准 | 上浮范围 | ||
海归博士(后) | 45-60 | 45 | 15 | |
国内博士副高、博士后 | 紧缺专业 | 40-60 | 40 | 20 |
一般专业 | 35-50 | 35 | 15 | |
国内博士 | 紧缺专业 | 35-55 | 35 | 20 |
一般专业 | 30-45 | 30 | 15 |
补充说明:首聘期内获批省部级及以上人才项目,达到领军人才级别的海内外博士,可兑现购房补贴差额。
(2)科研启动经费
岗位类型 | 科研启动费(万元) | |||
---|---|---|---|---|
理工农类 | 经管类 | 人文社科类 | ||
海归博士(后) | 20-25 | 15-20 | 10-15 | |
国内博士副高、博士后 | 紧缺专业 | 10 | 8 | 6 |
一般专业 | 8 | 6 | 5 | |
国内博士 | 紧缺专业 | |||
一般专业 |
(1)紧缺专业政策:动力工程(发动机方向)、海洋工程与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焊接方向)、建筑学、工程管理、金融、畜牧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方向)、政治学、数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紧缺专业博士),其购房补贴在一般专业基础上上浮5万元;轮机工程、水声工程、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会计学、体育和英语专业博士(特紧缺专业博士),其购房补贴在一般专业基础上上浮10万元。
(2)聘任方式:应聘人员若符合江苏省事业编制进编要求,学校均为其办理事业编制。
(3)业绩津贴:学科(学术)带头人按正高四档发放业绩津贴,海归博士(后)按副高一档发放业绩津贴,国内博士后、博士副高按副高二档发放业绩津贴,国内博士按副高三档发放业绩津贴;上述待遇均保留三年。
(4)职称政策:特别优秀人员可通过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申报参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5)学校重点人才培养计划(深蓝人才工程):新入职博士,若业绩成果符合我校“深蓝人才工程”培养条件,可直接申报相应人才层次培养对象。
(6)过渡房安排:优先安排入住教师公寓1年;若校内没有房源时可提供租房补贴(学科/学术带头人1500元/月,补充师资1000元/月,资助期限1年);领军人才过渡房安排面议。
应聘人员将本人简历、获奖证书等材料同时发送至学院招聘邮箱和人事处邮箱(rsc@just.edu.cn),详见附件。发送邮件主题格式为:姓名+应聘部门+应聘专业+毕业院校+博士/博士后+现聘职称+高层次人才网。若所学专业适合多个岗位,可将简历分别发送至相关学院招聘邮箱。
联系人:邵老师、蔡老师
邮箱:rsc@just.edu.cn
联系电话:86-511-84401019
官网:https://rsc.just.edu.cn
应聘人员将本人简历、获奖证书等材料发送至博管办邮箱(bsh@just.edu.cn)。发送邮件主题格式为:姓名+应聘专业+深蓝(卓博)人才/全职博士后+毕业院校+高层次人才网。
联系人:马老师
邮箱:bsh@just.edu.cn
联系电话:86-511-84400966
温馨提示:
投递简历抄送至:gccrcw@163.com 邮件标题:高层次人才网+姓名+专业+学历+职称+应聘岗位+毕业院校
相关人才可加赵老师微信:13717897409
高端人才就业平台,近千家合作伙伴,为近万余高端人才提供就业服务。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高层次人才网job”公众号!
宁波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占地面积1800亩,设有风华校区、翠柏校区和前湾校区,现有19个二级教学机构,48个本科专业,24个一级学科。学校坚持工科为主,文、理、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材料科学”“化学”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全球前1%。学科专业全面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布局,已全面覆盖绿色石化、汽车、高端制造等三大优势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土木水利、工程管理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学校共培育省一流学科6个、市重点学科7个,获批省级以上学科平台8个,参与建设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中心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落户宁波。杭州湾汽车学院和机器人学院分别入选国家级和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管理等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专业入选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入选省级优势特色专业,11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71门,近三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浙江省教学成果奖各2项。
近年来,学校锚定目标、创新实干、坚毅前行,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突出地方性、应用型和国际化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坚定不移地朝着建成一流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行。
宁波工程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类型包括:学术领军人才(A1、A2、A3,正高级职称),学科带头人(B,正高级职称),学术骨干(C,副高级职称),优秀博士(D1、D2,中级职称)和师资博士后(E)。
1.以上待遇均为税前,扣税政策按宁波市有关规定执行;
2.宁波市购房补贴申领须符合相关规定,一般为20-60万元,且在购房后申领;
3.C类及以上各类人才的安家费及购房补贴(扣除宁波市购房补贴后)在入职后申领30%,其余部分在购房时一次性发放;
4.入职杭州湾校区者安家费增加10万元,分五年发放,若五年内调离杭州湾将不再发放;
5.B类、C类、D1类若为紧缺学科专业增加安家费20万元,紧缺学科专业名单由学校发布;
6.D类人才符合宁波市博士后出站留甬(来甬)工作补助申报条件的,安家费及购房补贴增加5万元;
7.E类人才在站期间年薪不低于21万且取得业绩可参与学校绩效分配。按《宁波工程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办法》考核合格出站人员达到D1类人才引进条件者,学校按D1类人才引进并兑现待遇,享受安家费和博士后留甬工作补贴共计115万;
8.无法全额享受政府补贴人员须相应核减安家费及购房补贴。
为人师表,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符合国家关于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条件要求。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登录宁波工程学院人才招聘网(http://zp.nbut.edu.cn), 注册并登录,选择应聘岗位,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并上传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果等)或人才引进申报表(扫描文末招聘公告二维码查看附件2)。
不定期面试(试讲)
联系人:罗老师、陈老师
联系电话:0574-87616030
电子邮箱:rsc@nbut.edu.cn
通讯地址: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201号宁波工程学院行政楼人事处324室
温馨提示:
投递简历抄送至:gccrcw@163.com 邮件标题:高层次人才网+姓名+专业+学历+职称+应聘岗位+毕业院校
相关人才可加赵老师微信:13717897409
高端人才就业平台,近千家合作伙伴,为近万余高端人才提供就业服务。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高层次人才网job”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18 华体会陶瓷瓷具茶具销售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98598111号